联系电话: 400-600-2316
联系地址: 重庆市两江新区大地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

官方微信

搜索

科普中心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科普中心
《Nature Medicine》发布新进展:干细胞研究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新希望
  • 文章来源: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9-19
  • 浏览次数: 112次
  • 分享:

引言


 近年来,糖尿病治疗领域不断迎来新的科研突破。近期,国际医学期刊《Nature Medicine》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综述,显示干细胞衍生胰岛细胞移植在一批糖尿病患者中取得积极进展,部分患者在停用胰岛素后仍能维持血糖稳定。


5ba83b52bea41f111dd7b4769af3853c.png


这一消息对中国众多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1.41亿,患病率呈上升趋势,部分城市的成年人患病率已达到较高水平。该综述由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加拿大艾伯塔大学、英国伦敦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完成,回顾了近十年来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发展,认为这一方法可能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。


 从传统控糖到胰岛功能修复,干细胞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?


01|干细胞治糖尿病,科学机制并不简单


有些人可能认为干细胞治疗就是“更换新细胞,一次性治愈”,然而实际情况更为复杂。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,其发病机制不同,治疗策略也存在差异: 糖尿病分为两大主要类型,不同病理决定了不同的干细胞治疗策略和挑战:


 •  1型糖尿病: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并破坏胰岛β细胞,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。 

◦  治疗难点 → 即便通过干细胞技术获得新的β细胞,也需防范免疫系统的再次攻击。  


 •  2型糖尿病:早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,身体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减弱;疾病后期常伴随β细胞功能下降。  

 ◦   治疗难点→ 需要降低炎症、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并保护现有β细胞,而不是单纯用新细胞替代。

 

    干细胞治疗并不只是“更换零件”,而是需根据疾病类型实施针对性策略,努力实现血糖调控功能的长期稳定恢复。



02|胰岛功能修复的可能途径


把你的胰腺想象成一座“糖分调控工厂”: 


•  β细胞是工人,负责生产胰岛素,把葡萄糖运送进细胞;  

•  在 1 型糖尿病中,工人被免疫系统“赶尽杀绝”;在晚期 2 型糖尿病中,工人数量减少、效率下降。 

 •  干细胞治疗的任务,是在实验室中培养新的β细胞:从多能干细胞出发,通过特定诱导方法使其分化为功能成熟的β细胞;再借助生物材料封装等技术,保护细胞免受免疫攻击,帮助其稳定发挥功能。


 03|干细胞在2型糖尿病中的调节作用


2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并非胰岛素绝对缺乏,而是胰岛素抵抗——即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。


0a246f77168854d47dc753e1eee4140a.png


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,并不直接分泌胰岛素,而是通过释放生物活性分子(如脂联素),调节机体的代谢状态: 


 · 提高肌肉、肝脏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;

 · 抑制慢性炎症,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;

 · 促进局部微循环修复,改善胰岛血流。 


 一些临床研究显示,接受MSC治疗后,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所改善,胰岛素用量也有所减少。


 04|部分临床数据:患者用药减少,血糖趋于平稳


《Nature Medicine》发表的该综述整理了近年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结果,主要包括: 


 在一项包含100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,接受干细胞衍生β细胞移植的患者:   

· 糖化血红蛋白在3个月内有所下降;   · 胰岛素使用量平均减少;  

 · 个别患者实现停用外源胰岛素并维持血糖稳定。

   · 在动物模型中,移植干细胞后β细胞数量及功能有所恢复。 

 · 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间充质干细胞疗后,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指标呈现改善趋势。 

 

这些数据提示: 

 · 对1型糖尿病患者,β细胞替代有助于恢复胰岛素自主分泌; · 对2型糖尿病患者,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、延缓疾病进展。 

   

未来展望   


如果有一天,胰岛功能可以通过细胞治疗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,糖尿病或许将不再是一种需要终身依赖药物控制的疾病。“当胰岛重新开始工作,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也将从终身用药转向功能修复。”如果未来技术成熟,你会考虑接受这样的治疗吗?
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:重庆铂而斐


责声明: 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,不作商业用途,不作医疗建议,仅作交流学习。版权归原作者,如有侵权敬请谅解,请联系我们删除

相关新闻